从《开国大典》读懂中国电影的"足迹"
2019-10-09 17:50:17
  • 0
  • 0
  • 0
  • 0

刚刚过去的这段“十一”长假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国庆,因为日子特殊,所以是非常热闹、非常隆重。在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以后,10月1日这一天就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具有仪式感、非常特殊,这天让我想起了之前我看过的一部电影——大家都看过,叫《开国大典》,那是1989年——在建国40周年的时候,由长影推出的,导演是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可以说,那是一部中国式的史诗大片。

在这部开国大典之后,又过了1年,又出了一部系列战争史诗电影,叫《大决战》,分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3部。就是在1989年到1990年这段时间,中国电影曾经呈现过一个小高潮,由《开国大典》和《大决战》系列电影组成。

那段中国式大片主要题材依据还是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但是同时又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些电影是有了更大规模的投资。我个人也是在1989年到1990年那个时间走上影评道路的,所以对那段时间的电影记忆非常深刻,因为那个时候实际上中国电影的主流是娱乐片风潮,像《开国大典》和《大决战》这样的电影出现以后,使中国电影呈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一种状态。

那个时代的这几部电影即在内容上还是借鉴了当时的苏联式的大片,苏联大片实际上是讲究战争的规模、战争的烈度,同时这些电影又具有美国式战争电影的一些风格,比如那个时候非常流行的一部电影,叫《巴顿将军》,人物性格就非常鲜明。而在《开国大典》里,在新中国电影里一直的反面人物蒋介石曾经说过一句貌似很正面的话,他跟江防守卫的一些士兵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这个台词我记忆非常深刻。

然而,很可惜,在那个时期突然崛起的中国式大片在1992年邓公南巡之后,中国更加彻底地走向市场经济以后,就很快的萧条了,很多电影制片厂破产的破产,转产的转产,很多电影人都在开始下海赚钱。关于这个过程,我觉得我们也没必要评说,但是我觉得苦就苦了像李前宽、肖桂云这样——我们现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这样两位导演。

李前宽、肖桂云拍摄《开国大典》的时候,他们都不到50岁,现在都快将近80岁了,这两位导演从《开国大典》之后,就再也没有很好的作品问世,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优秀导演没有作品问世这事该怪谁。

我之所以现在想到了李前宽、肖桂云和这部《开国大典》,是因为刚刚看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叫《足迹》。《足迹》就是很系统地记录了中国电影和新中国相伴而生的这70年的过程,它第1集里就是介绍了李前宽和肖桂云,以及他们拍摄《开国大典》的一些细节。78岁的李前宽导演又亲自出镜,给我们讲了《开国大典》中的一些镜头是怎么拍的,一些重要镜头的用意。

看了这部纪录片以后,我除了感慨我们新中国这70年的不容易,还有一个感想,因为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好像只知道陈凯歌、张艺谋,只知道冯小刚和贾樟柯这些导演,人们却渐渐淡忘了还有过李前宽、肖桂云这么伟大的导演。这个时代是错失了两位堪称国际级的电影大师的导演。

实在拍过《开国大典》之后,李前宽和肖桂云这对夫妇又拍过一部非常重要的战争史诗电视剧,叫做《抗美援朝》,现在也有人称它为《朝鲜战争》,这是应该在2000年左右。据行业内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说,剧集当时拍的非常好,可以说是本世纪初那个时候中国电视剧的扛鼎之作,很可惜,电视剧拍出以后一直没有问世、一直没有公映、一直没有播出。为什么呢?好像是有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说,这部剧集如果播出的话,那我们的美国“朋友”会很不高兴的。

我知道李前宽和肖桂云已经是年近八旬的人了,他们在壮年时候拍的《开国大典》,那时候他们都不到50岁。所以我看到现在的这个《足迹》——这个纪录片,看到在《足迹》中终于出境的李前宽导演,我就有个想法:非常希望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他们后来的、更重要的、伟大的力作《抗美援朝》能在公共频道播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