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营救》:英雄中产阶级的梦碎与自救
2018-04-01 20:30:34
  • 0
  • 0
  • 1
  • 0

  好莱坞经典硬汉连姆·尼森“营救”系列的又一部新作《通勤营救》——既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商业动作电影,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现实主义电影,而且后者在今天的好莱坞显得更为难得。

  连姆·尼森在电影里饰演一位60岁的保险销售迈克尔,10年前,他也曾经是一位优秀的警察,但奈何收入太低,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半路转行进入保险业,在这个新行业他做得兢兢业业,而且也算风生水起。

  警察在美国属于低收入阶层,前些天我的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朋友也告诉我,他的儿子现在正准备考警察,这样他就至少可以有10万美元的年薪,就可以养活自己了;但电影中的迈克尔50岁时靠当警察的收入要养一个家庭几乎不可能,也就是在上一轮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夜,在几百万人大失业的关口,他主动跳到了保险业,从最底层干起,10年后,做成了资深的保险销售,最起码他现在可以让妻子和两个儿子过上准中产阶级的生活,片中暗表,他需要供一间大房子,家里应该有车,但10年来他一直坐着最普通的通勤列车上下班,从这个城市坐到那个城市,这部电影的故事也就发生在这列列车上。

  这列列车上每天都拉着这个城市里相互面孔熟悉的准中产或更低收入的人们奔突咆啸前行着,电影用大量的细节和篇幅再现了这列通勤火车的真实面貌,说实话其简陋、肮脏和混乱挺令人吃惊,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活在这里得到了现实主义的呈现。

  当然,连姆·尼森的电影向来都把主人公锁定在底层人民身上,这次只不过是向金融业进行了一番合适的延伸罢了,尽管如此,电影通过对其中一个所谓来自高盛的印度裔的华尔街屌丝的塑造,由衷地表达了一番美国底层人民对华尔街食利阶层的刻骨仇视,当然也同时描绘了他们的敢怒而不敢言,这正是美国社会矛盾的一个横切面展现,所以说,《通勤营救》中所营造的美国社会状况之糟糕,亦足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走进电影院认真看一看这部电影。

  片中60岁的迈克尔,在拿到公司的解雇通知之后,一下子感觉自己的天都坍塌掉了,他甚至不敢把这个“噩耗”直接告诉妻子,他说自己的银行帐户上不但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而且还欠着每月必须偿还的各种贷款,自己已经60岁了,除了做保险销售员又再无其他可以营生的途径。

  我估计这一小段关于迈克尔生活的自白还是能在中国观众那里得到许多真诚的共鸣的,我们以前经常听说美国人借明天的钱过日子的种种好处,但《通勤营救》给我们呈现的是经济下行前提下,这种靠贷款过活的危机四伏,只要你失去工作机会,那你的每一天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止电影中的迈克尔一家前途堪忧,银幕外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一样为之忧心忡忡。

  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一样会偶有发生。

  除此之外《通勤营救》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面,它是一部非常工整、精彩的商业动作电影,将一宗扑朔迷离的政经疑案瞬间嫁接在刚刚失去工作而没精打彩的前保险销售迈克尔头上,同时,在移动的通勤列车这样一个特别逼仄、特别短暂,又特别危险的有限空间(时间)里,这个60岁的老男人必须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打斗、藏匿和逃生的戏码,对更多的抱着看热闹心思的观众来说,这才是这部电影最主要的部分,作为好莱坞顶级动作明星的连姆·尼森,虽然本身已经66岁,比电影中他饰演的迈克尔还要大上6岁,但对角色动作的完成度可谓完美无缺。

  在一场背景巨大的政府腐败阴谋之下,在经济萧条中苟延残喘的准中产阶级迈克尔,在这列飞驰的通勤列车上他被天降之祸几乎打倒,但这个生命力强韧的男人最终战胜了所有的困难,不但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列车上的所有人,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匡扶了正义,打击了邪恶,而这一切缘于他对家人——对妻子和儿子的深刻的爱,而这种深刻的爱其这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残酷的社会竞争、阴险的政治内幕之下,回归亲情或者才是小人物们惟一正确的选择。​​​​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